整治后的古运河河岸环境。周晗 摄
扬州网讯(通讯员 陈瑚容 记者 周晗)被市民誉为扬城“母亲河”的古运河,自去年11月1日动工整治城区段(扬州闸至解放桥),历时半年的河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,如今初步竣工,河畔再现“亲自然”美景。据了解,到5月底,古运河新整治段将实现贯通开放,重新成为百姓的“自家走廊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美轮美奂的百姓“自家走廊”
记者昨天探访现场看到,该工程基于古运河水生态修复,已完成河道清淤,对驳岸实施生态化改造和沿河绿化景观节点提升,整治长度2.36千米。经过整治,整段河岸空间的设计策略从“挡水防水”转变为“见水亲水”,原来的石砌混凝土河堤不见了身影,浅水区栽植的常绿水生鸢尾、美人蕉、香蒲、再力花等本地适生植物若隐若现,硬质化驳岸变成了“会呼吸”的坡岸。
整治沿线与古运河相通的河口环境及沿河绿化形成一道全新风景线,尤其是河东岸,修葺一新的游览步道,水榭、院墙门厅、画舫、三连亭、长廊、牌楼等串联起高低错落、曲径通幽,与东关古渡景区和“气澄壑秀”、“双亭”等一批景点形成呼应,将扬州“古典园林”之美展现于古运河边;临水侧设有拱桥、曲桥、长堤,亲水平台、码头等亲水近水的景观设施,局部配合雾森系统、夜景灯光等,为市民游人提供了更多近距离感受运河、与水互动的空间。
为何要对城区段进行整治?
“一条河道的水流应当是清洁的,这是保证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。”河海大学一位水环境学者表示,河床要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,河岸要创造保持空气、水分流通、交换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。这样的河道才能实现养分和能量的交换,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。
古运河河岸环境美。
由于之前的河道驳岸设计多以硬质为主,驳岸的垂直面直接裸露,既破坏了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,又加快了河水的流速,导致下游大量泥沙沉积和淤塞,再加上石砌混凝土河堤基本无水生植物,河道亲水性、生态性不高。
“既是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需要,也是为了改善古运河城区段生态水环境,满足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,同时呼应北护城河水上游览线建设,提高河道亲水性,为后续古运河重生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积累经验。”现场工程监理徐永刚说,本次选取古运河示范段(大王庙至解放桥),将采用生态驳岸,也就是通过工程措施恢复自然河岸“可渗透性”的人工驳岸,“这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,以生态为基础、安全为导向的工程做法。”
这片水生态是如何修复的?
据介绍,该段整治工程将对原有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,“将原高6.6米驳岸墙降低至常水位以下,打破单调的水岸线,将运河水向岸边延伸,形成生态的亲水型岸坡,打造约2600平方米的湿地空间。”徐永刚介绍,因为退让空间窄等原因,工程范围内部分驳岸降低较为困难,施工中采取在墙前施打仿木桩围合水生植物栽植空间,配合水景观进行挺水、浮水、沉水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水生植物。
古运河水质基本良好,但Ⅴ类水质仍有发生,河道水质在丰、平、枯水期相差较大,不同河段水质有差别。这次综合整治工程在浅水区开辟水溪进行底泥磷钝化剂镧沸石铺洒,可以有效吸附磷酸盐,快速削减黑臭底泥;深水区针对底泥淤积的问题,对底源污染进行检测,大王庙至解放桥段底泥淤积严重,平均淤积深度近1.4米,为保障河道行洪能力发挥,本次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不断航的河道疏浚。
岸上控制点源污染、削减面源污染,积极引入“海绵城市”理念,采用植草沟、湿塘、可渗透路面、岸坡缓冲带等方式,侧重针对“海绵城市”六字方针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中的“渗”“滞”“净”,减少初期雨水地表径流造成的面源污染。
这次综合整治有什么深意?
“古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以生态自然为主基调,在原有植被基础上合理进行种植设计,以扬州园林式的设计手法构建水景观,打造丰富的滨河植物季节变化效果。”专家表示,古运河的堤岸恢复自然状态,促使土壤与水体间被硬化河道隔绝的物质交换得以重现——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渗透到水中,两栖爬行类动物可以自由通行,生长在岸坡与河床上的生物将回到我们身边,城市生态系统有望恢复完整。
“古运河整治无论是城区段还是南延段,其首要任务还是要保障清水畅流、涝水能排。”扬州市城市河道处工程技术专家说,目前扬州闸泵站(72m3/s)与瓜洲泵站(170m3/s)“一锁两钥”,与西部片区闭合形成城市整体防洪圈。这次工程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、20年一遇抽排标准、10年一遇自排标准进行综合整治,工程竣工后,可控制古运河20年一遇排涝最高控制水位5.5米,保障江淮高水位时主城区、特别是平原区的排水安全,为古运河重生水生态修复提供拓展空间和可达性。